查看原文
其他

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5.1《厘米的认识》微课视频 | 练习

点右边关注我→ 绿色圃二年级资源 2021-08-08


同步练习

参考答案

一、实际测量即可。

教学设计

教科书第51~53页的内容,第53页课堂活动第1,2题。认识长度单位厘米,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。

u   教学提示

1.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(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,情感教育)

2.加强观察和操作活动。根据学习需要,突出观察和操作需要。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、操作等活动,感知厘米、分泌、米的含义,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。激发参与操作动机、人人动起来,体验学习的愉悦,把观察操作和思考探索结合。重视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,小组合作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,与人合作的意识和人际交流的能力。

u   教学目标

  ※  知识与技能:

1.通过观察、测量活动,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。

2.认识长度单位厘米,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。

 过程与方法:

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,积累测量经验,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。

※   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:

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、动手操作能力,使学生养成细心、认真的学习习惯。   

u   重点、难点

重点:认识长度单位厘米,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。

难点: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。

u   教学准备

 教师准备:实物投影仪、课件、米尺

学生准备:直尺。

u   教学过程

一、新课导入:

 

1.教师:同学们,你们喜欢听故事吗?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“小裁缝”的故事,请同学们仔细听。小裁缝遇到了什么问题?认真想一想,你能帮助他吗?从故事中,你能明白什么道理?

有一天,裁缝店里来了一位顾客,要做一件衣服,小裁缝热情地接待了客人。紧接着,裁缝师傅认真的量出了衣服的长是3拃,小裁缝也认真的在布料上拃了3拃,裁出了衣服,并缝制好了。过了几天,客人来取衣服了,穿在身上一试,新衣服太小了。这时师傅走过来,用手量了一下,生气地对小裁缝说:“告诉你身长3拃,怎么做成了两拃。”小裁缝心里想:“我明明量的是3拃,怎么变成了2拃?这是怎么回事?”

2.师:同学们,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?

(1)学生独立思考

(2)指名回答:师傅用自己的大手量的衣服是3拃,小师傅是用自己的小手量的3拃,不一样大......

(3)集体订正,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,并同时课件出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的一拃图片。

【设计意图:以小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,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又为统一长度单位初步做了铺垫,同时,也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。】

二、探究新知

1.教师:小朋友们,课桌是和你们天天相伴的好朋友,你想知道它多长吗?你能借助身边的工具或物体去比一比吗?谁来说一说,你想用什么做工具呢?

(1)学生独立思考

(2)指名回答:用直尺去比;用手去比;用书去比;用铅笔去比......

(3)集体订正

2.教师:现在请用你选的工具去比一比。

(1)学生动手操作,教师巡视,个别指导。

(2)小组内交流

(3)指名汇报:我用铅笔去比的,有3枝铅笔长;我用手去比的,有5拃长;我用尺子比的,有55厘米长……

3.教师:为什么同样长的桌子,量出的结果却不同呢?

(1)学生独立思考

(2)指名回答:因为用的工具不一样。

4.教师:对,因为大家用的工具不同,测量结果的单位也不同。为了让我们测量出来的结果一致,我们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。今天我们来学习“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”。

     教师板书课题: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

【设计意图:这一环节将生活导入学生的学习活动,由测量结果不同使学生体会到建立统一的度量单位的必要性。同时,让学生找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,量课桌这些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吸引学生对新知学习产生兴趣,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。】

认识直尺和厘米

1.教师:平时我们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使用什么工具啊?

(1)指名回答:直尺

(2)教师板书:测量工具:直尺),并课件出示直尺图。

2.教师:请拿出你们的直尺,仔细观察你手中的直尺,你能发现什么?

(1)学生独立观察

(2)指名回答:有数字,最前面的数是0,然后依次是1、2、3......;有长长短短的线,这些线在有数字的地方就长一些;还有字母cm......

3.教师:这些长长短短的线叫做刻度线。直尺上最前面的数0所对的这条刻度线叫做0刻度,0刻度是直尺上刻度的起点。(课件闪动0刻度线,显示“0刻度线”几个字)。这里的字母cm,表示的是厘米。教师板书:长度单位:厘米  cm

【设计意图: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,让学生在对直尺的充分观察中自主认识直尺,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。】

4.教师:1cm到底有多长呢?谁能说一说。

(1)小组内交流

(2)指名汇报:0~1之间、2~3之间、3~4之间......

(课件演示:闪动0刻度线和1所对的长刻度线,再闪动0—1间的1厘米长的线段。)

(3)集体订正,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,并做重点小结:直尺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。

5.教师:让我们一起来比一比1cm有多长,伸出右手,把大拇指和食指放在一起,慢慢的张开,张开到两个手指间的长度大约是1cm,然后用直尺来验证一下,你比得准吗?

(1)学生动手操作,教师巡视,个别指导

(2)同桌互相验证

(3)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cm的长度

6.教师:请同学们找一找,在我们的身边,还有哪些物体或物体上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大约是1cm?

(1)学生活动

(2)小组内交流

(3)指名汇报:学具盒里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;田字格德宽是1厘米;橡皮擦厚大约1厘米;很短的粉笔头大约长1厘米;一颗花生米长大约是1厘米......

7.教师:其实我们的手上也可以找到1cm。用左手的手指的宽去和直尺上的1cm

比,找找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cm长? 举给大家看看。

【设计意图:通过观察,结合想象引导学生自主建立1厘米的概念,并通过列举生活中的1厘米长的物体,有利于学生加深对1厘米的认识和理解,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。】

8.教师:我们知道了1cm有多长。这一段长多少厘米呢?你怎么看出来的?(课件演示:闪动0--2之间2厘米长的线段)

(1)学生观察

(2)指名回答:2厘米长,因为0--1之间长1厘米,1--2之间长1厘米,和起来就是2厘米;0--2之间有2个大格所以是2厘米。

(3)集体订正,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,并作重点强调:中间有几格就是几厘米

9.教师:这一段长几厘米?你怎么知道的?(课件演示:闪动3--5之间2厘米长的线段)

(1)学生观察

(2)指名回答:2厘米。因为3到5之间有2个大格;我是用5减3算出2来的......

(3)集体订正,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,并作重点强调:读物体的长度时,从0开始到数字几就是几厘米或者看物体的一端到另一端,中间有几个格就是几厘米,也可以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,得几就是几厘米。

【设计意图:学生从尺子上找1厘米、几厘米的具体长度,以及用手比划2厘米的长度,使学生形成了初步的估测能力,为下面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】


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